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!
可能无法正常浏览,您可以选择
來源:北京商報
進入2025年,保險科技、保險中介類公司再次掀起上市熱潮。近日,手回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手回集團”)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,擬在香港主板上市。手回集團並非個例,當前國內保險科技、中介公司IPO進程明顯提速。
雖然這些保險科技公司對於資本市場熱情不減,但從已上市的企業情況來看,也麵臨低估值、股價破發等情況。未來,保險科技公司如何在資本市場講好保險科技故事,有待時間檢驗。
上市潮起
今年以來,保險中介、保險科技領域的上市熱潮持續升溫,多家企業紛紛加速其IPO進程。
3月7日,“小雨傘”母公司手回集團第三次遞表港交所,聯席保薦人為及華泰國際。
除了手回集團,近期,白鴿在線也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。此外,將輕鬆籌業務剔除出上市主體後,輕鬆健康集團在1月末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,中金公司和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。同樣在1月末,汽車保險售後服務提供商青民數科美股IPO遞交申請。這家總部位於中國青島的公司計劃以每股4—6美元的價格發行150萬股股票,預計籌資800萬美元。
截至目前,有上市消息或動作的保險科技企業已達8家,都把目光鎖定在美股或港股。具體來說,擬赴美上市的有恒光控股、元保、i雲保、青民數科;遞表港交所的有手回集團、輕鬆健康集團、白鴿在線、圓心科技。綜合來看,這類機構大多持有保險中介牌照,麵向C端用戶銷售保險產品;或提供科技服務,為B端的保險公司進行業務賦能。
當前,保險市場進入深度分層階段,傳統代理人模式麵臨挑戰,而數字化、智能化的中介機構逐漸湧現,頭部企業紮堆上市背後,意在借助上市實現品牌背書、資金補充與市場擴張。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直言,當前國內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,推動了保險中介市場的快速擴張,促使更多企業尋求通過上市來融資擴大規模。此外,通過上市可以吸引國際資本,提升國際知名度,為未來的國際化布局打下基礎。
背後的壓力
保險科技企業選擇在這兩年密集上市,一方麵是順勢而為,另一方麵也有不得不為之的原因。
遙想2015年前後,保險科技領域迎著“互聯網+”的數字化浪潮在風口乘風而起,一批穿著保險科技外衣的平台崛起、壯大,獲得資本青睞。有行業報告提到,從2013年至2022年底,保險科技領域相關企業的投資交易數量累計達1300餘筆,涉及投資標的400餘家,熱點賽道以車險、保險銷售、健康險為主。
當前,互聯網保險市場逐步從增量市場過渡到存量市場,在激烈的競爭之下,在保險科技這條賽道上,已經形成特色的保險科技企業逐漸“上岸”,尚在虧損“燒錢”階段的企業獲得資本青睞的概率越來越小。CB Insights發布報告顯示,2023年保險科技行業投融資共46億美元,同比降低45%,投融資總額接近2018年水平。
一位保險中介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,保險科技企業融資越來越難,是因為資本市場的“熱錢”變成了“冷靜的錢”,投資機構不再隻看增長,而更關注盈利模式、現金流和可持續發展能力。過去幾年,部分保險科技公司依賴流量補貼和高額獲客成本來換取市場份額,但在資本寒冬下,這種模式顯然難以為繼。加上監管趨嚴,特別是對數據合規、產品銷售等方麵的嚴格要求,使得部分公司難以通過“講故事”來獲取投資。
站在資本的角度,其耐心不是無限期的,在合適的機會變現退出,才是風投的最終目的。當前保險股權交易市場已經處在“冰點”,保險科技企業成功被收購的案例寥寥無幾,上市退出或許是更好的變現選擇。
站在保險科技企業的角度,上市一方麵能獲得資金,另一方麵也能提升市場知名度,為邁向更廣闊的市場做準備。
強調科技成色
不同於傳統保險中介的“中間商”角色,目前正在IPO的保險科技機構更傾向於講“科技故事”,將“科技”作為通向資本市場的“通行證”。
如手回集團在招股文件中提到:“作為一家具有技術能力的知名保險服務提供商,我們成功推出了覆蓋保險業務主要流程的數字化解決方案。”
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直言,通過主打“科技牌”,保險中介機構和保險科技公司能夠提升自身的市場價值和吸引力,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。當前資本市場對於科技和創新型企業的關注度不斷提升,投資者更加青睞於具有科技含量的企業。
不過,保險科技機構上市難言輕鬆,A股至今仍未有“零”的突破,一些成功“上岸”港股、美股的企業也麵臨破發、估值低的情況。
如去年上市的致保科技的股價從發行時的4美元/股跌至1.31美元/股。王鵬對此表示,一方麵是因為業績不達預期,投資者在購買股票時,往往會對企業的未來業績有一定的預期。如果企業上市後的業績未能達到投資者的預期,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;另一方麵也與估值過高有關,部分保險科技公司在上市時估值過高,未能反映其真實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價值,也可能導致股價在上市後回調並破發。
對於正在IPO的保險科技企業而言,想要獲得市場和投資者的認可,更為關鍵的是打造核心競爭力,而非單純“講故事”。正如前述業內人士分析,科技是保險行業的“價值放大器”,但絕不是“護身符”。保險本質上是風險管理的生意,科技的加入能夠提升精準定價、優化運營流程、降低獲客成本,並提升用戶體驗。
北京商報記者 李秀梅
排名 | 城市 | 今天气温 |
1 | 10月宏觀經濟數據預測:貨幣政策不會緊縮 房地產業將回落|房地產業|連平|加息曹遠征:人民幣國際化不僅是中國意願 更是國際需求|曹遠征|人民幣國際化|國際貨幣 | 23~26 ° |
2 |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 明年宏觀調控基調料不變|宏觀經濟|宏觀調控|改革跨境電商新政疑雲:居民入境免稅限額由5000元降至2000元|跨境電商|行郵稅|免稅限額 | 23~25 ° |
3 | 中國GDP增速重回第一 提振實體經濟仍存挑戰|實體經濟|GDP|增速徐紹史介紹“十三五”規劃亮點:劃清市場和政府邊界|徐紹史|改革|十三五 | 23~25 ° |
4 | 財政部回應政府負債率上升:我國仍有舉債空間|財政部|負債率|政府債務交行:預計今年PPI平均漲幅超過5% 結束近五年通縮|PPI|交行|通縮 | 23~25 ° |
5 | 5月部分經濟指標明顯改善 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依舊強勁|經濟增長|宏觀經濟|經濟指標三個6.7%大不同 專家預計四季度GDP增速在6.6%|GDP|經濟增速|工業增加值 | 23~25 ° |
6 | 一季度GDP增6.9% 統計局:三大因素撐住了經濟|GDP|中國經濟146家國家高新區GDP貢獻達11.8% 實現年均增長17.4%|GDP|高新區|科技部 | 23~25 ° |
7 | 定向降準非貨幣政策轉向 債券收益率難現趨勢性下行|貨幣政策|央行|債券收益率揭秘29萬億銀行理財資金流向:近3成流向虛擬經濟|實體經濟|商業銀行|財富管理 | 20~25 ° |
8 | 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促M2平穩增長 12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增|社會融資規模|貨幣政策|貸款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5日上午9時開幕 會期十天半|全國人大|會議|大會 | 20~25 ° |
9 | 國家統計局:下階段通貨膨脹壓力不會明顯上升|國家統計局|我國|壓力專家:房地產投資走弱成共識 中國經濟複蘇麵臨持續性考驗|地產|製造業|經濟複蘇 | 17~25 ° |
10 | 傅瑩回應15個敏感問題 全國人大首場發布會有哪些幹貨?|傅瑩|人大常委會|strong中國經濟時評:穩健的貨幣政策需要管住信貸規模|貨幣政策|流動性|逆回購 | 12~25 ° |
1 | 普華永道:上半年中國並購活動下降20% 巨型交易減少|股權|交易|普華永道7月CPI預示通脹無憂 貨幣政策短期內或難寬鬆|貨幣政策|CPI|通脹 | -24~-12 ° |
2 | 海通證券:預計4月CPI小幅升至2.4% 貨幣政策趨於穩健|CPI|PPI|貨幣政策專家預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6.6% 年度目標完成問題不大|GDP | -24~-9 ° |
3 | 特朗普就職首日公布美國經濟政策目標 稱將退出TPP|TPP|通貨膨脹|美股快報國內債券市場違約頻發 應構建法律約束與違約處理機製|債券市場|國資改革|公司產業 | -23~-12 ° |
4 | 李克強:砍掉行政事業收費權那是拆香火,難!|李克強|事業吳曉求談入世十五年:中國經濟獲得前所未有發展|中國|吳曉求|中國經濟 | -23~-8 ° |
5 | 貶值悄然提速 人民幣或步入7時代|金融改革|人民幣匯率|加息中國經濟會否出現探底?統計局回應三大經濟熱點|劉愛華|中國經濟|就業 | -20~-8 ° |
6 | 徐紹史: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|中國經濟|區間|徐紹史新華社評論:中國不會借助大規模刺激措施|評論|中國|刺激措施 | -20~-8 ° |
7 | 國信中心:預計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.9%-6.1%|工業|產能|政策養老金入市漸行漸近 最快有望三季度啟動委托投資|養老金|股市|尹蔚民 | -20~-5 ° |
8 | 周小川:靈活適度實施穩健貨幣政策|周小川|貨幣政策|中國經濟前8個月我國國企利潤降幅有所收窄|國有企業|降幅 | -19~-10 ° |
9 | 中國人口總量或被高估 學者稱有1億人錯過了城鎮化|學者|人口|生育率海通:居民加杠杆危險 房貸高增不可持續|地產|房貸|地產泡沫 | -18~-12 ° |
10 | 個人儲蓄養老金政策萌動 基金業期盼盡快起步|養老金|個人|支柱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.2%|消費品零售總額|餐飲業|零售業 | -18~-10 ° |
排名 | 城市 | 今天空气 |
1 | 4月製造業PMI微落仍處擴張區間 專家預測未來將穩中有進|PMI|製造業|宏觀經濟中國勞動力成本十年升五倍 製造業競爭力將被美反超|中國|製造業|勞動力成本 | 7优 |
2 | 專家預計今年GDP增長將達6.6% 一季度有望達6.8%|GDP|實體經濟|脫實入虛證券日報:降準降息有空間存預期|降準|降息|貨幣政策 | 7优 |
3 | 李克強:二季度經濟延續了一季度平穩增長態勢|姚洋|沈陽機床|李克強海通證券:英國公投退歐 央行降準概率上升|央行|降準|歐盟 | 7优 |
4 | 9月CPI連降4個月後首次上漲|CPI|上漲|價格4月CPI料環比微升 PPI跌幅有望收窄|CPI|PPI|投資 | 7优 |
5 | 月初流動性好轉 央行單日淨回籠資金超千億|流動性|逆回購|利率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6.9% 經濟增長含金量逐漸提高|GDP|經濟增長|含金量 | 7优 |
6 | 5月PPI、CPI剪刀差縮小 下半年PPI增幅或繼續下降|PPI|剪刀差|CPI六大稅種改革落地提速 個稅改革將成明年重頭戲|房地產稅|個人所得稅|消費稅改革 | 7优 |
7 | 申萬宏源:預計5月工業生產放緩 投資和消費保持平穩|監管|經濟數據|政策7月PPI環比增速轉正 上遊漲價下遊波瀾不驚|PPI|價格上漲|剪刀 | 7优 |
8 | 統計局解讀6月PMI:實體經濟發展動力仍顯不足|製造業|百分點|非製造業5月非製造業PMI顯示:經營活動增速加快 需求小幅回升|商務活動指數|訂單指數|服務業 | 7优 |
9 | 12月PPI同比大漲5.5%創逾5年新高 未來將保持升勢|PPI|通貨膨脹|加息大宗商品推漲PPI回正 年內降息概率再降|PPI|降息|降準 | 7优 |
10 | 二季度經濟增速超預期 下半年或略放緩但完成目標無憂|經濟增速|經濟增長|增長目標消費漸成經濟增長最大動力 消費驅動型經濟模式仍待培育|消費|GDP|製造業 | 7优 |
1 | 下半年貨幣政策穩健基調不變 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|貨幣政策|穩健|人民幣匯率薑超:央行去杠杆緊縮貨幣 銀行業資產負債表擴張放緩|央行|資產負債表|貨幣 | 381严重 |
2 | 任澤平評4月PMI:需求價格回落 供給出清龍頭企業受益上半年CPI同比漲1.4% 分析稱全年或不超2%|CPI|PPI|漲幅 | 324严重 |
3 | 9月金融數據創多項新高 居民新增中長期貸款達5741億|貸款|限購|實體經濟專家:中國經濟脫虛向實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現|成效|製造業|中國經濟 | 273重度 |
4 | 央行表態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提金融風險前於金融創新|貨幣政策|金融風險|金融創新5月宏觀經濟總體平穩 房地產投資增速小幅回落|宏觀經濟|房地產|增加值 | 270重度 |
5 | 分析師:對未來流動性環境留一份謹慎 而非持續樂觀|謝亞軒|貨幣政策|流動性6月CPI漲幅回落 政策寬鬆預期升溫|CPI|貨幣政策|通貨膨脹 | 269重度 |
6 | 專家:現在言“全麵加息”為時尚早|基準利率|金融改革|加息中國動車和捷克公司簽2000萬歐元訂單 首次打入歐盟市場|歐盟|中國|動車 | 257重度 |
7 | 5月外儲穩守3萬億美元關口 助力人民幣匯率企穩|人民幣匯率|關口|美元豬價逆勢反彈3個月 環保督查或改變此輪周期時間跨度|豬價|環保|豬周期 | 256重度 |
8 | 社科院專家:降低宏觀稅負須落實於削減政府支出規模|宏觀稅負|政府支出|赤字新華社:目前是整頓金融秩序、推進改革好窗口|金融安全|主題詞|財經 | 229重度 |
9 | 近期匯率走勢是中國經濟趨穩的反映|中國經濟|人民幣匯率|人民幣海通宏觀薑超:激增的居民短貸很可能已流入地產市場|央行|通脹|債券 | 229重度 |
10 | 經濟運行L型走勢是一個階段 凸顯堅持改革不動搖決心|中國經濟|經濟增長|改革4月經濟溫和放緩 結構調整勢頭良好|經濟|結構|規模以上工業 | 226重度 |
友情链接: